佛法與心理學
作者:
伍雪
來源:
審計部
發布時間:
2020-08-24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個人去問一個高僧:“師父啊,我天天念經,為什么還不能成佛。”高僧說:“你天天念經,可曾悟到點什么?”“沒有!”他說。他又問:“我還天天吃素,為什么也不能成佛?”高僧說:“牛也天天吃草,比你還忠誠,也沒有成佛。”“為什么呢?”這個人問。高僧微笑著說:“修行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
我常常在想,什么是佛法所說的心呢?它與心理學的心又有什么不同呢?若佛法指的心是心態,是我們在遇到任何事的時候我們內心的反應。那么,佛法的心與心理學的心就很相近了。比如:當我們聽到別人議論我們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心理不舒服,這個就是我們的內心反應。這個內心反應可能又會讓我們產生其他的情緒,而情緒又會讓我們做出其他的行為。如,我們心理不舒服后會產生對議論我們的人的憤怒情緒,這種情緒可能又會導致我們會去和別人爭論,與人起沖突,又或者心存怨恨地下回找機會報復他,等等。但如果我們聽到別人議論,內心的反應是:這個世界上誰又不說人,誰又不被人說呢,然后一笑置之。那這樣的內心反應就不會讓我們產生過激的情緒,也不會導致我們有其他的行為了。因此,當我們遇見事情時,我們的內心反應才是最重要的,它會將我們的情緒、行為帶向不同的方向。因此,佛才說,修心才是最重要的吧。
我們都曾學過馬斯洛的人體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5層次:
1、生理需求:人們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行;
2、安全需求:勞動安全、生活穩定、希望免于災難、希望未來有保障等;
3、社交需求:歸屬與愛的需要;
4、尊重需求:自尊、他尊和權力欲;
5、自我實現:竭盡所能,使自己趨于完美,實現理想和目標,獲得成就感;
而佛法,認為人的煩惱源于七大欲望:生存欲、睡眠欲、食欲、性欲、懶惰欲、感樂欲與承認欲。而這七欲便又讓人產生八大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放不下苦。相對應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生、老、病、死,可對應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放不下實為人希望別人對他的尊重與承認,也就是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了。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都有其弱點。人不斷地在世界上追求快感,于是便有了“索求之心”。人心永遠在索求,永遠感到饑渴,無法滿足,這便有了人的苦。心理學研究人的心理,本質也研究人的痛苦。如果我們生活得很開心,我們不會去找心理醫生,只有當我們覺得非常痛苦了,我們才會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心理醫生的工作方法首先是讓來訪者盡可能地表達和傾述。心理醫生會引導來訪者將自己內心的感受用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并確認這種感覺。找到這種感覺之后,心理醫生會引導并幫助來訪者去尋找最初產生這種感覺的根源。找到它,修復它,并最終治愈它,從此,來訪者遇到相似的情況,便不會再有這樣痛苦的感覺了。心理醫生在來訪者無法從負面情緒中擺脫出來時,會引導其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讓其意識自己身體的感覺,讓來訪者關注身體,體驗當下。這一工作方法像極了佛法中的禪定,禪定時關注自己的一呼一吸,拋下一切妄想,活在當下。
心理學者們研究心理學,研究每個人遇到事情的內心反應,研究不同內心反應產生的原因,研究潛意識,研究每個人的內心,讓他們找回自己心理真正的需求,這又何嘗不是跟佛法說的找回自己的本心便可成佛了呢?
也許,世間道理皆是相通的吧,佛法或許便是古代的心理學。雖說佛教是古代統治者用于統治人民的工具,但是佛法的道理也幫助那時的人民不那么痛苦地生活著。而心理學或許也可以運用佛法的道理與方法去幫助我們探索內心,回歸本心,認識我們最最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