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城市運行“生命線” 中成集團非開挖修復技術挺起城市“脊梁 ”
作者:
于躍
來源:
中國經濟周刊
發布時間:
2019-05-09
新年伊始,就傳來好消息。2019年1月31日,金牛區成華南街等26項排水管網病害整治非開挖技術修復治理服務項目(01包)開標,中成集團順利中標,中標金額突破兩千萬元,喜獲2019年項目投標開門紅。
該項目是市場上為數不多的投資規模在2000萬以上的管道修復項目,也是中成集團管道非開挖項目組成立以來的第三個中標項目,為加快實現城市管理升級轉型發展打響2019年第一槍,同時也為集團的升級轉型帶來新機遇!
就在去年10月,四川中成煤炭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剛成功修復成都溫江壽安地下污水管網整治修復工程,通過非開挖修復技術,對地下管網進行整體改造,不破壞路面、減少環境污染、減輕交通堵塞、節省時間金錢,低噪聲作業,為四川城市管理提供了新樣本。
“此次金牛項目的成功中標,是中成集團探索新業務、新利潤增長點的有效實踐,更是集團轉型升級發展道路上對新業務模式的成功探索。”中成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中成集團非開挖員工將用實際行動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中成集團成立于1992年,持有市政公用、建筑、環保等19項高等級資質,是目前四川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擁有地下管線修復專業設備和作業團隊的國有企業,在川內率先采用UV修復技術開展地下污水管網整治修復并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
由“粗放”到“精細”,為民生、順民愿,由“被動”到“主動”,中成集團非開挖人,用心“呵護”著城市的運轉與發展
由“粗放”到“精細”
非開挖技術成市政建設趨勢
北大一位教授說過:城市管理看似是“天大的小事”,但城市是否宜居,市民們只會感受身邊小事是否舒服,而舒服正是宜居、正是和諧、正是文明。
隨著城市建設腳步越來越快,各種市政管線在地下縱橫交錯、層疊密布,開挖施工使道路質量變差、破壞環境,同時給人們生活、工作帶來諸多不便,施工成本越來越高。
“城市地下管線指城市范圍內供水、排水、燃氣、電力、熱力、通信、工業等管線,是保障城市運行的‘生命線’。”中成集團一位專家介紹說,“城市地下管線運行較長時間后,管道堵塞、節頭滲漏、管體破損等問題日漸嚴重,管道修復已成為迫切現實需求。無需開挖、修復速度快、不影響交通、不破壞環境、不影響人們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地下管線修復技術應運而生。”
該專家還說,管道非開挖修復技術于20世紀70年代在發達國家興起,之后逐漸形成產業,其利用原管位資源,使舊管重新獲得幾十年使用壽命,具有不影響交通、不污染環境等優點,比開挖法施工周期短、綜合成本低、安全性好。我國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在20世紀90年代逐步開展非開挖修復技術試點與應用,廣泛用于穿越公路、鐵路、建筑物、河流,以及鬧市區、古跡保護區、農作物和植被保護區等不允許或不能開挖條件下,進行煤氣、電力、電訊、光纖、石油、天然氣、熱力、排水等管道修復。
這位專家看來,目前,國際上比較成熟的地下管線修復技術主要有原位修復法(CIPP)、穿插內襯法和螺旋纏繞法,其中,基于原位修復法(CIPP)的UV內襯修復技術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廣泛應用。UV修復技術即紫外光固化內襯整體修復工藝。
紫外光固化內襯整體修復工藝主要原理是:利用CCTV管道檢測機器人對地下管道病害情況進行實時檢測,用銑刀機器人對病害部位進行處理,利用牽引繩將底膜拉入管道進行鋪設墊層,然后利用牽引繩和絞盤將玻纖軟管拉入待修復管道,玻纖軟管端口安裝固定裝置(扎頭)連接氣管到固化作業車尾部,通過固化作業車向軟管充氣,軟管逐漸膨脹并最終和管壁貼合,再將紫外線燈架放入玻纖軟管中,支起燈架,點亮紫外燈管,以平均1米每分鐘的巡航速度固化,然后取出燈架,對多出部分管材進行切割處理;最后取出上游封堵,修復后的管道即可馬上投入運行。
“這種技術,無疑值得復制推廣、借鑒,通過科學規劃建設,真正發揮海綿作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民眾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一位業內人士評價說。
由“探索”到“實踐”
非開挖管道修復技術在四川成功應用
“目前,四川已有企業在率先探索非開挖技術。”一位內部人士介紹說,該技術已在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得到運用,并即將在成都市金牛區再次有效運用。
中成集團剛剛中標的金牛區成華南街等26項排水管網病害整治非開挖技術修復治理服務項目,涉及成都市金牛區26項30條街道,全長約19200米,管徑為DN300~DN1200的排水管網。
該項目擬采取非開挖紫外光固化、機械制螺旋纏繞、局部樹脂固化等工藝以及開槽換管方式對管道進行修復治理,采用噴涂內襯技術對檢查井進行修復。
“該項目的成功中標離不開中成集團非開挖員工一直以來在非開挖技術上進行的努力與探索。”一位負責人說。
鏡頭拉回到2018面10月,溫江壽安,中成集團非開挖人不辭辛苦,攻堅克難,奮戰2個月順利完成污水管網全線整治修復。
“通過紫外光固化內襯整體修復技術,壽安污水管網整治修復工程取得明顯效果,從CCTV攝像檢測系統可清晰看到修復后效果:污水管管壁光滑,水流通暢,沒有滲漏噴水,沒有附泥積垢,材料環保無污染,管道修復達到相關要求,節約大量時間、成本。”溫江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對此非常滿意,表示后續優先與中成集團合作。
據介紹,壽安污水管網受到損害和侵蝕,造成不同程度泄露,又因其管網病害較多,導致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偏低,2017年2月,被列為環保督查重點項目,要求限期整改。2018年6月,中成集團接下這項難度極大的工程。面對難題,采用紫外光固化內襯整體修復技術,投入機具設備19臺(套),施工人員40余人,通過科學管理,合理進行分班作業,24小時不間斷施工,管網首次檢測、清淤、吸污、清洗、二次檢測和內襯修復……在嚴苛的安全、質量、技術標準中順利完成5.3km施工任務。
“壽安污水管網整治修復工程順利完成,充分體現溫江區委區政府重視環保關注民生,區水務局、國投興城公司認真落實環保整改要求,中成集團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一位專家視察后評價。
由“被動”到“主動”
參與行業標準制定推動技術發展
為推動行業技術提升,2018年4月,一本由成都市水務局、成都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主持編寫,中成集團作為唯一非開挖隊伍參編的《成都市排水管道非開挖修復技術指南(試行)》出版,被譽為非開挖管道修復技術的行業標準。
緣何選擇中成集團?
成都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中成集團在非開挖修復領域極具話語權,在川內率先推廣使用非開挖修復技術且具有多個優勢。
在設備上極具優勢——投資近千萬引進“排水管道非開挖內襯修復紫外固化系統”、“內襯修復液壓銑刀機器人系統”等國外先進設備,專項用于地下管道修復;在成都中心城區建設專用廠房及場地,打造設備調配及滿足施工需求的保障基地。
在技術上獨具優勢——和國內外先進、領軍機械設備廠家、同行開展深度合作,擁有多種專業修復技術,在技術上保持世界領先水平。
在專業隊伍上具優勢——非開挖修復領域的潛水、專用設備操作及維護、特種車駕駛等各方面均屬于特種作業,中成集團配備了一支懂技術、擅管理的優秀管理團隊,人員持證率100%,為項目實施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
“我們在非開挖領域,使用的是德國進口紫外線光固化內襯修復設備與技術。”中成集團一位負責人介紹說,“修復材料環保無污染,現場無揚塵,無噪音污染,不開挖不封路,不影響交通和社會秩序;工期短、效率高,所需時間是傳統工藝1/10,管道修復馬上投入使用;質量好,內襯修復材料彈性模量可達14000MPa,修復后管道耐腐蝕,流量提高10%以上;成本低,綜合成本節約30%以上。”
據了解,在地下管道修復領域中,“非開挖內襯紫外光修復技術”屬于 CIPP內襯技術的一種新技術,原理是將玻璃纖維編織成管狀形狀,浸漬樹脂后拉入原有管道,在紫外燈作用下固化形成具有一定強度內襯管以實現管道修復加固目的。使用的玻璃纖維及樹脂具有耐酸堿防化學腐蝕,無粘合劑、無化學試劑等特點,固化后內襯管彎曲模量、彎曲強度、密度、硬度、抗沖擊力、熱膨脹系數、剪切強度、抗磨損性能測試及高壓沖洗測試等滿足國標及德國ASTM、DIN標準的規定,可修復管徑150到1600毫米的圓形、橢圓形等各種形狀的管道,適用于管道的破損、腐蝕、滲漏,管道接口滲漏等損壞情況。綜合推斷經過非開挖內襯紫外光修復后的管道使用壽命在50年左右。
“這項技術工藝效果、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都遠遠領先于傳統修復方式,得到社會各界認同。”一名專家如此評價,并極力推薦地下排水管網修復中運用。
面對未來,中成集團人語氣鏗鏘——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將按照“堅持轉型升級,走多元化發展”思路,在經營投融建項目同時,堅持“立足成都、面向四川、拓展全國、輻射全球 ”發展目標,全力將非開挖業務發展為集團轉型發展、經濟增長的產業主線,努力成長為推動非開挖新技術運用、引領行業發展的市場典范和重要力量。